在黔西南州義龍新區的青山環抱中,魯屯古鎮六百余年的軍屯文化滋養出一道承載回族信仰的舌尖珍寶——魯屯回民油香。這種傳承自元代的清真美食,已成為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也是游客探訪古鎮必嘗的味覺名片。
魯屯油香以面粉、鹽、堿和植物油為基礎原料,恪守"清真潔凈"古訓,制作時需專人沐浴凈身,油鍋旁必置清水碗象征潔凈。最令人稱道的是其三大味型:糖油香揉入黔西南特產紅糖與野蜂蜜,甜潤如云;肉油香包裹本地山野秘制肉餡,咸鮮多汁;原味油香僅以鹽堿提味,麥香純粹。2023年義龍新區文旅節評選中,魯屯油香蟬聯"最受歡迎傳統小吃"稱號。
其獨特口感源于"四團融合"工藝:發面之柔、燙面之韌、油酥之脆、蛋面之香經"揣面"技法反復捶打,成就外如金甲酥脆,內似云絮綿軟的食感。剛出鍋的油香講究"面子向上"擺放,需雙手撕開分食,象征互助的古老儀式。每逢開齋節或婚嫁慶典,油香在鄰里傳遞的身影,勾勒出魯屯特有的溫情畫卷。
新一代傳承者在堅守"不請阿訇不動油鍋"祖訓的同時,創新融合布依族五色糯米和刺梨果醬元素。2024年魯屯古鎮推出的"油香體驗工坊"吸引眾多研學團隊,游客可親手參與揉面、點堿、翻炸等工序。剛出爐的油香入口時,酥脆聲伴著黔西南山野的麥香與蜜香,六百年的屯堡文化與伊斯蘭文明在唇齒間交響。
當炊煙從青石街巷的油鍋升起,鼓脹的油香猶如滿載文明密碼的云帆。這道穿越絲路的金色圓餅,早已超越食物本身,化作黔西南各民族融合的味覺圖騰。在每一個撕開的瞬間,魯屯人用油與面寫就的生存智慧,正隨著旅人的足跡走向遠方——那是味蕾記住鄉愁的永恒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