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名稱: | 冊亨縣工業和科學技術局 |
網站名稱: | 《冊亨縣工業和科學技術局》更新時間:2025/9/19 16:42:03 |
相近名稱: | 冊亨縣工業和科學技術局,冊亨縣商務局,冊亨縣能源局,貴州省冊亨縣工業和科學技術局,貴州省黔西南州冊亨縣工業和科學技術局 |
網址URL: | 官方網站 |
辦公地址: | 貴州省黔西南州冊亨縣者樓街道擁軍路16號 (郵編:552200) |
電話傳真: | 0859-4210008 |
電子郵箱: | chjkjp#126.com(發電子郵件時請將#改為@) |
服務QQ: | [ 暫無冊亨縣工業和科學技術局的QQ號碼 ] |
網站備案: | 黔ICP備19011386號![]() |
相關簡介: | 機構名稱:冊亨縣工業和科學技術局(縣商務局、縣能源局) 主要職責: 縣工科局(縣商務局、縣能源局)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州委、縣委關于工業和信息化、科技創新、商務、能源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工業和信息化、科技創新、商務、能源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主要職責是: (一)承擔調節全縣工業和信息化、能源、科技創新、商務經濟運行的職責;貫徹工業強縣、能源、科技創新、商務發展戰略和政策,推進新型工業和信息化、能源、科技創新、商務工作建設和管理。研究并協調解決工業和信息化、能源、科技創新、商務發展工作推進中的重大問題并提出措施建議。 (二)承擔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的職責;擬訂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規劃、計劃和措施并組織實施;推動工業領域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共享及互聯互通;指導協調工業企業信息化發展和信息化應用,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擬訂工業行業、信息化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提出優化產業布局、結構的措施建議;貫徹落實地方性行業技術規范和標準并組織實施;指導和協調全縣工業和信息化企業參與對外經濟技術協作,組織開展工業和信息化對外交流合作。監測分析工業經濟運行態勢并發布相關信息,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 (三)負責提出工業、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及方向(含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組織企業申報中央和省、州工業發展專項資金,按照規定權限備案跨縣(市)企業不使用政府投資的重大技術改造投資項目及工業、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承擔縣級財政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和安排工作,擬訂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參與部門預算內的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項目的審核工作;按有關規定承擔工業產業基金管理有關工作。 (四)貫徹實施高新技術產業中涉及生物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等產業規劃、政策和標準;組織申報開展國家、省、州重大技術攻關項目及有關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申報工作;擬訂縣級財政技術創新資金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指導行業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促進科研成果產業化,推動軟件業、信息服務業、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的技術進步;推進產學研結合,推動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指導培育企業技術中心的建設工作。負責工業和信息化行業管理;推進工業領域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承擔振興裝備制造業組織協調的職責,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指導引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創新;負責鹽業行業管理工作;承擔原材料行業管理工作,協調解決原材料工業生產要素的供應保障;指導行業質量管理和品牌建設工作;指導工業領域行業協會工作。 (五)擬訂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措施并組織實施;負責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和城鎮集體經濟的指導、綜合協調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擬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和城鎮集體經濟發展的相關措施,協調解決重大問題;按規定管理用于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類財政性資金。擬訂并組織實施工業和信息化年度節能計劃,指導相關行業節能改造,參與相關行業、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監督管理和節能目標評價考核工作;參與相關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節能審查工作;擬訂并組織實施工業和信息化節能監察年度計劃,參與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節能監察和執法工作;協調推進相關行業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工作;組織協調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節能和綜合利用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協調散裝水泥生產發展工作;參與協調發展新型墻體材料和環保產業相關工作;指導工業綠色發展。 (六)擬訂信息化規劃,統籌推進信息化工作;協調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促進電子政務、互聯網+、電信、廣播電視和計算機網絡融合;指導協調電子商務發展,推動跨行業、跨部門的互聯互通和重要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共享。指導協調通信業發展;參與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規劃,負責協調和管理;指導相關部門擬訂通信管線、公共通信網、專用信息網的規劃;牽頭協調電信市場涉及社會公共利益的重大事宜;監督管理全縣網絡和信息服務市場;聯系并協調在縣電信運營企業相關工作;擬訂縣級財政信息化專項資金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 (七)負責監測分析能源經濟運行態勢,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發布、信息引導;編制能源經濟運行調控目標和措施并組織實施;協調解決能源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并提出措施建議;承擔全縣煤、電、油、氣、運調度和綜合協調保障工作;承擔工業用煤、成品油、天然氣的協調和緊急調運工作;協調電力調度,推進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參與交通綜合運輸協調;研究制定全縣能源行業實施結構調整的措施,指導能源行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提出全縣能源發展戰略的建議,擬定能源發展規劃、措施并組織實施;推進能源體制改革,擬訂有關改革方案,協調解決能源發展和改革中的重大問題;負責煤炭(含煤層氣及煤炭加工轉化為清潔能源產品)、電力(含火電、水電、氣電、核電)、石油、天然氣、新能源(含風能、光能、生物質能)和可再生能源等能源的行業管理;推動能源行業標準,監測能源發展情況;按規定權限上報能源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指導協調農村能源發展工作。 (八)擬定煤炭開發、煤層氣、煤制燃料和燃料乙醇、煤炭加工轉化為清潔能源產品的發展規劃、計劃并組織實施;組織協調開展淘汰落后產能、煤層氣開發、煤礦瓦斯治理和利用工作。擬定電力發展規劃、計劃并組織實施,按規定負責電力供需保障與運行監管有關工作。擬定油氣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計劃并組織實施。推進能源重大設備研發,指導能源科技進步、成套設備的引進消化創新,組織協調重大示范工程和推廣應用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組織指導能源行業技術改革工作;負責能源行業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參與研究能源消費總量控制部門建議,指導、監督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有關工作,銜接能源生產建設和供需平衡;參與開展能源合作;協調能源開發利用工作;按規定權限上報能源縣外重大投資項目;按規定監督管理能源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參與擬訂與能源相關的財稅、資源、生態、環保及氣候變化等措施建議,提出能源價格調整和進出口總量建議。 (九)貫徹執行國家、省、州有關國內外貿易、招商引資、經濟技術合作、餐飲服務、物資流通管理的方針、政策、法規;指導協調縣內各種經濟成分的商業、外經貿、物資流通活動。貫徹對外貿易的發展戰略和促進國內外貿易發展的措施,指導、協調和管理全縣利用外資工作;指導出口商品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的應訴及相關工作。根據授權,管理全縣涉外經濟活動;指導、組織有關企事業單位參加相關會展、貿易、洽談會。參與研究全縣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的發展措施,負責“三資”企業、勞務出口等出國組團的推薦。協調指導全縣利用內、外資工作和投資服務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擬定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資的有關措施建議,負責外經貿相關業務統計。指導協調和管理全縣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協調全縣與國家對外援助的活動和項目;協調、管理全縣對外承包工程、勞務輸出、勞務合同、設計咨詢等工作。 (十)承擔商品流通、餐飲服務、商業、外經貿、物資流通行業管理并監督實施;監督企業和經營者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加強對下屬企事業單位的指導、服務。研究提出全縣流通體制改革方式和組織形式,負責推進連鎖經營、電子商務、配送制、舊貨流通等工作,促進流通產業現代化。推進流通標準化,指導大宗產品批發市場規劃和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商業體系建設工作,承擔農村市場和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組織實施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工程。承擔全縣重要消費品市場調控和重要生產資料流通管理工作,負責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管理機制,監測分析市場運行、商品供求情況,調查分析商品價格信息并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牽頭協調全縣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貫徹執行規范市場運行、流通秩序的政策;推動商務領域信用建設,指導商業信用銷售,建立市場誠信公共服務平臺;按有關規定對拍賣、典當等特殊流通行業進行監督管理。指導商品流通活動,維護公平競爭秩序;負責商品市場的預測,提出調控市場的措施建議;負責全縣商務系統業務、財務統計工作,提供信息咨詢服務。負責行業質量體系論證、達標管理;協調內外貿信息化工作;參與擬定全縣商品流通、外經貿連接國內外市場,利用外資、引進技術的規劃。 (十一)牽頭擬訂全縣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措施并組織實施。統籌推進創新體系建設和科技體制改革,會同有關部門健全技術創新激勵機制。指導區域創新發展、科技資源合理布局和協同創新能力建設。推進重大科技決策咨詢制度建設。推動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和科技園區建設。牽頭建立統一的科技管理平臺和科研項目資金協調、評估、監管機制。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優化配置科技資源的措施建議,推動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建設,協調管理縣級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并監督實施。 (十二)擬訂基礎研究規劃、措施并組織實施,組織協調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參與州級擬訂符合冊亨實際的科技創新基地建設規劃并監督實施,參與編制科技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和監督實施,推動科研條件保障建設和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編制縣級各類科技計劃和重大科技項目規劃并監督實施;統籌協調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研發和創新,牽頭組織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重要領域的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和成果應用示范。組織擬訂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科技促進農業農村和社會發展的規劃和措施。組織開展重點領域技術發展需求分析,提出重點任務并監督實施。推動開展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擬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促進產學研結合的相關措施并監督實施。推進科技服務業、技術市場和科技中介組織發展。參與黔西南州科學技術獎的評審組織工作。負責科技監督評價體系建設和相關科技評估管理,組織開展科技評價機制改革,開展科研誠信建設。組織實施創新調查和科技報告制度,指導全縣科技保密工作。 (十三)擬訂科技對外交流與創新能力開放合作的規劃和措施,組織開展科技合作與科技人才交流。指導相關部門和地方對外科技合作與科技人才交流工作。貫徹落實引進國外智力工作和外國專家管理辦法,推動外國高水平科學家、團隊吸引集聚機制和重點外國專家聯系服務機制。會同有關部門擬訂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和措施,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組織實施科技人才計劃,推動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擬訂科學普及和科學傳播規劃、措施。負責縣級“星火計劃、科技扶貧”試驗區科技項目組織申報,承擔和有關部門的聯系、協調和服務工作,并監督組織實施。 (十四)負責全縣工業和信息化、商務、能源、科技行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并指導涉及領域相關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參與工業和信息化、商務、能源、科技領域重特大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負責工業和信息化應急協調工作;依法開展民爆物品生產銷售安全的監管;負責指導相關行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推進相關行業安全生產規程、標準的貫徹落實;擬定能源行業安全生產措施,檢查督促能源企業落實安全生產技術標準,組織開展能源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和能源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指導督促能源企業對行業職工開展安全生產技能和安全生產知識培訓;承擔煤礦安全監督管理、油氣管道保護、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安全監督管理等責任;協同有關部門對電力安全生產進行監管;參與并協調能源行業安全事故搶險救災和調查處理。 (十五)結合部門職責,做好工業和信息化、商務、能源、科學技術系統軍民融合、扶貧開發、人才教育培訓等有關工作;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為推進創新發展提供保障;負責本部門、本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消防安全、信訪維穩、“放管服”、國防動員等相關工作;負責全縣工業和信息化、商務、能源、科學技術的有關統計工作。 (十六)承辦縣委、縣政府及州工業和信息化局、州商務局、州科技局、州能源局交辦的其他事項。 (十七)職責調整。 1.將原冊亨縣工業貿易和科學技術局的反壟斷、知識產權管理職責劃入冊亨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2.將原冊亨縣工業貿易和科學技術局的防震減災全部職責劃入冊亨縣應急管理局。 3.將原冊亨縣工業貿易和科學技術局的糧食管理全部職責劃入冊亨縣發展和改革局。 4.將縣工科局(縣商務局、縣能源局)所屬事業單位承擔的行政職能劃入局機關。 5.將原冊亨縣工業和科學技術局的大數據發展管理全部職責劃入冊亨縣發展和改革局 (十八)職能轉變。 1.深入實施“工業強縣”發展戰略,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著力提升工業發展質量,努力構建具有冊亨縣特色的現代工業體系。一是立足資源優勢,在增加投資擴大總量中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轉型升級。二是堅持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推進產業做大做強。三是狠抓政策落實、解決企業困難、做強做優企業,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四是貫徹大電強網+大產業發展戰略,加快推進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發展。 2.高質量推動能源發展。按照“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消費革命、供給革命、技術革命和體制革命以及能源國際合作)能源發展戰略思想,強化能源發展規劃、措施的擬定及組織實施,加強能源經濟運行和能源預測預警,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進能源體制機制改革,加強能源法制建設,減少行政審批事項,促進優化能源企業營商環境,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3.嚴守行業管理底線。踐行安全發展和環保理念,強化行業安全責任意識和生態環境意識,科學防范生產安全風險,依法加強對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監管和環境保護督促指導,營造產業健康發展環境。 4.圍繞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科教興黔和人才強省戰略,加強、優化、轉變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務職能,完善科技創新制度和組織體系,加強宏觀管理和統籌協調,減少微觀管理和具體審批事項,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和科研誠信建設。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加大科技投入,深入推進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建立公開統一的科技管理平臺,減少科技計劃項目重復、分散、封閉、低效和資源配置“碎片化”的現象。實行科研項目決策、執行、監督“三分離”,政府部門編制科技計劃項目指南,逐步委托項目管理專業機構開展項目受理、評審、立項、過程管理、驗收等具體工作。加強對科研機構組建和調整事項規劃布局和績效評價。進一步改進科技人才評價機制,推動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績效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建設,推動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十九)職責分工。 與縣發改局的有關職責分工。縣發改局負責綜合性能源發展戰略、規劃、計劃;縣工科局負責專業性能源發展戰略、規劃、計劃。縣工科局與縣發改局要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協同做好上報上級核準備案的能源投資項目工作。上報省政府、州政府、省發改委、州發改委核準備案的能源投資項目,由縣發改局負責上報,上報前征求縣工科局意見。上報省能源局、州能源局核準備案的能源投資項目,明確規定由縣級投資主管部門申報的,由縣發改局、縣工科局聯合審核上報,其余由縣工科局審核上報,上報前征求縣發改局意見。縣發改局負責縣級石油、天然氣儲備規劃,以及收儲、輪換、動用計劃的擬定和報批,并按規定組織實施和日常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