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朝金,作為國家一級演奏員與黔劇作曲,在貴州省黔劇院的舞臺上熠熠生輝,為黔劇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貢獻著卓越力量。
在黔劇作曲的領域中,謝朝金佳作頻出。他參與作曲的大型原創黔劇《湄水長歌》,于2016年8月立項,并在2018年9月7日于畢節大劇院正式首演。這部劇講述了抗戰時期浙江大學西遷湄潭的故事,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謝朝金與其他作曲者共同為該劇打造音樂,其音樂創作緊密貼合劇情,生動展現了那個特殊時代的氛圍,助力《湄水長歌》成功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作資助項目,同時被列為貴州省委宣傳部“十三五”精品創作資助項目。
以貴州羅甸“女愚公”鄧迎香為原型創作的脫貧攻堅題材黔劇《臘梅迎香》,同樣凝聚著謝朝金的心血。他擔任該劇的戲曲作曲,與團隊一起在音樂創作上將經典黔劇唱腔與濃郁的貴州布依族民族音樂特色相融合,如將耳熟能詳的布依族音樂《好花紅》融入其中,使得該劇音樂既富有民族風情,又不失黔劇的韻味,生動地展現了當代貴州新時代女性的頑強拼搏精神,獲得專家、媒體和觀眾的一致好評。
此外,在新編黔劇劇目《那奪那奪》中,謝朝金負責作曲(唱腔)部分。該劇由中國戲曲學院學生創作、導演、演出,通過他精心創作的唱腔,為這部劇增色不少,展現了黔劇藝術在新的創作環境下的別樣魅力。
在演奏方面,謝朝金身為國家一級演奏員,憑借精湛的技藝,在各類黔劇演出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其演奏為黔劇表演增添了獨特的藝術感染力,是黔劇舞臺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在黔劇領域的耕耘,不僅體現在創作和演奏上,還積極參與相關作品研討會,如參與貴州琴書《豐碑》的研討會,從作曲角度為作品的打磨和提升建言獻策,助力貴州曲藝作品更好地展現本土特色文化和紅色文化。
謝朝金以對黔劇藝術的熱愛與執著,在作曲和演奏等方面不斷探索創新,用一部部優秀作品推動著黔劇藝術持續發展,成為黔劇藝術領域的杰出代表人物。
謝朝金是貴州遵義人。他在黔劇藝術領域取得的諸多成就,與他的故鄉遵義這片文化底蘊深厚的土地或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遵義豐富的歷史文化、多彩的民族風情,為他的藝術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從他參與創作的眾多黔劇作品中,不難發現其對貴州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與展現,這或許正是他作為遵義人,對家鄉文化的一種獨特詮釋與傳承。在《湄水長歌》中,他將抗戰時期浙江大學西遷湄潭的故事以黔劇音樂的形式生動呈現,而湄潭正是遵義下轄的一個縣 ,對當地文化的熟悉讓他能夠精準把握劇情所需的音樂風格。在《臘梅迎香》里,他巧妙融合經典黔劇唱腔與貴州布依族民族音樂特色,這種對貴州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與運用,也體現了他作為貴州遵義人的文化根基與藝術擔當 。作為遵義人,謝朝金以自己的專業才華,讓黔劇藝術在全國乃至更廣闊的舞臺上大放異彩,成為家鄉的驕傲,也為貴州文化藝術的發展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